導語:2019三支一扶考試公告暫未發布,為幫助廣大三支一扶考生提前合理備考,中公三支一扶考試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三支一扶考試試題模擬,預祝大家考試順利。
1.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有這樣一種說法“要那賽先生,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,舊宗教。要擁護德先生,又要擁護賽先生,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。”其中“賽先生”和“德先生”分別指()。
A.科學和法制 B.平等和民主
C.科學和民主 D.自由和法制
2.()是中國漸漸傳到歐洲去的。
A.瓷器 B.石器 C.青銅 D.銀器
3.被稱作“雨巷詩人”的現代詩人是()
A.戴望舒 B.徐志摩 C.胡適 D.聞一多
4.實現我國人口、資源、環境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()。
A.控制人口數量,提高人口素質
B.建立公平、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
C.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
D.嚴禁排放工業“三廢”
5.下列名言與名人關系對應錯誤的一項是()。
A.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——高適
B.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——王昌齡
C.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——岳飛
D.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——蘇東坡
參考答案與解析
1.【答案】C。解析:1919年1月15日,中國迎來了兩位陌生人:德先生和賽先生。這兩位來自西洋的先生成為中國啟蒙運動最深入人心的形象,他們對未來中國帶來的影響極其深遠,幾乎成了新文明理想的代名詞。德先生和賽先生實際上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,即民主與科學。故本題答案為C。
2.【答案】A。解析:中國是瓷器的故鄉,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,在英文中“瓷器(china)”與中國(China)同為一詞。瓷器是中國漸漸傳到歐洲的。故本題答案選A。
3.【答案】A。解析:戴望舒,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,代表作有《雨巷》,并因此作被稱為“雨巷詩人”。故本題答案為A。
4.【答案】C。解析: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部分:公眾是否認識、愿意接受并積極參與是實施這些變革的必要條件。我們只有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,進而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來改變我們的生產、生活方式,才能使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。所以首先應該認識并接受可持續發展觀,即有環保的意識。故本題答案為C。
5.【答案】D。解析:陸游一生立志抗金,寫下《示兒》一詩:死去原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。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。所以D選項對應錯誤。故本題答案為D。
掃碼回復
四川三支一扶領取備考禮包
更多:優惠福利優質課程服務
2020年四川省考信息歡迎關注四川三支一扶頻道,或關注四川中公教育微信號(scoffcn),及時掌握公考資訊!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